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眩?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核心提示:“倒賣鐵礦石的利潤可能比生產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要高很多?!敝型额檰柲茉葱袠I首席研究員姜謙告訴《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 雖然在2006年就頒發了 《關于推進鐵礦石進口代理制的意見》,今年又在高調推進《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行業進口鐵礦石貿易秩序自律公約》中提出鐵礦石進口代理制,但中鋼協規范國內鐵礦石進口秩序的初衷并沒有得以實現。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我國合計進口鐵礦石24189萬噸,同比增長25.9%,部分鐵礦石貿易商甚至大肆進口并囤積鐵礦石,鐵礦石的無序暴漲比以前變本加厲,倒賣礦石的惡疾也沒有從根本上切除。 全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常務副秘書長耿炳璽表示,一些大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通常會在滿足自用的情況下額外進口一些鐵礦石,以獲取貿易利潤;而中小貿易商則倒賣進口到國內的礦石,很多還不只倒一次手。 多重倒手 中間商截獲暴利 “我們的鐵礦石有一半來自沒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中小貿易商。”唐山豐潤區一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了解,該公司的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年產能不足200萬噸,在大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和貿易商眼中,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除了從國內市場購買現貨之外,該公司只能從若干中小貿易商手里買貨。 記者發現了大量不在中鋼協進口資質名單、但卻兜售鐵礦石的貿易公司。幾經輾轉,記者以買礦石的名義聯系上位于南京市山西路33號一家叫做南京市大尊進出口有限公司的朱先生。朱先生告訴記者,大尊公司是“跟國外的礦主都有直接聯系”。 朱先生承認大尊公司沒有鐵礦石進口資質,“但沒資質不代表不能進口。”他表示,公司拿到的都是礦山代理價,然后通過“平臺公司運作”。不過他表示,今年的生意不如去年好做,“去年不用進口,從別人手里接貨再倒手就能賺錢?!? 在去年上半年,類似大尊公司這樣的“倒爺”很多。“看似只有112家有進口資質的企業,實際上下面又發展出300~500家,大量中間商在里面倒買倒賣,中小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的利益都讓他們拿走了?!睒I內人士告訴記者。 “一般是代理商加價30%~50%轉賣給中間商,中間商再加價50%甚至更多倒賣給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有的還經過多手倒賣?!币痪哂羞M口資質的貿易商告訴記者。據他估算,去年全年中間商倒賣鐵礦石的利潤不少于80億元。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唐山建龍公司副總經理徐濤表示,2008年長協礦價格約為每噸700~800元,但在當年7月,唐山建龍從代理企業手中買進的價格每噸高達1400元,幾經倒手之后,鐵礦石的價格翻了近一番。 青島一鐵礦石代理企業人士也不否認鐵礦石價格翻番一說,他表示自己的公司屬于一級代理,轉賣時“加價50%”,很多礦石被多次轉賣,價格可能再次走高。 但朱先生認為價格翻番已經是往事了。以印度63.5%的鐵礦粉為例,今年他給記者的報價是每噸69.75美元,而在去年同期他可以賣到3倍以上的價格。 “市場好的時候 (中間商)很多,市場差的時候沒空間倒,中間商就少了?!狈治鋈耸勘硎荆谌ツ旰荛L一段時間里,倒賣鐵礦石是一個暴利的行業。 少數企業借特權牟利 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僅去年前8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石3.2億噸,其中長協礦的比例接近60%,這其中有超過10%的長協礦被拿到市場上倒賣,“至少3000萬噸,平均每噸加價在500元以上”。而據他估算,去年各進口企業倒賣長協礦的收入至少超過200億元。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電話采訪時,山東青島一家鐵礦石進口企業的工作人員默認了代理費超額的問題,他表示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屬于“行業規則”。分析人士也表示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倒賣鐵礦石利潤甚至比貿易商更高。 有分析人士透露,去年南方某大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全年銷售長協礦近400萬噸,純利潤不少于18億元,占到其當年總利潤的近30%?!叭ツ甏笮筒讳P鋼復合管護欄企業的效益都不是很好,如果沒有外供鐵礦石支撐,很多企業的資金鏈條都難以為繼?!痹撊耸勘硎尽?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我國目前具備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共有112家,雖然國家有 “代理費3%至5%”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關于代理費的規定卻成了一紙空文。 “進口代理本是為沒有進口資質的中小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服務的,但實際上卻成為少數大企業或貿易商牟利的特權?!辈辉敢馔嘎缎彰牟讳P鋼復合管護欄企業負責人表示。 根據相關政策,只有具備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才能享受進口鐵礦石的長協價,而中小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則只能請有進口資質的企業代理買賣礦石。 至于為什么要加價,有貿易商向記者解釋,去年的鐵礦石是賣方市場,供需關系比較緊張,所以大家普遍加價。他表示加價幅度各有高低,他所在的公司平均加價“應該在50%”。 然而這樣的理由似乎太過搪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巨額利潤的誘惑才是代理商、中間商樂于進行“二手”甚至“三手”“四手”倒賣的真正原因。 事實證明,有進口資質的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和貿易商近兩年都曾大肆進口鐵礦石,但這一進口并非真正的理性行為。 正因如此,在今年年初的中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工業協會理事會議上,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表示,2008年中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進口秩序十分混亂,超量進口鐵礦石1億噸,僅此一項中國企業就多支付了1800億元,單尚華還表示,這是中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 “倒賣鐵礦石的利潤可能比生產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要高很多?!敝型额檰柲茉葱袠I首席研究員姜謙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外媒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2.42億噸,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6%。而2009年一季度整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行業銷售收入僅為4499.9億元,較同期下降22%,整體虧損33.1億元,而2008年一季度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行業實現利潤高達441.6億元。 “也就是說,在國內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行業整體仍然不景氣,真實需求不存在的狀況之下,鐵礦石的進口卻不斷創下新高,這只能說明從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到貿易商都在原材料鐵礦石上博弈,這其中肯定有利可圖,要不然它們不會這么樂此不疲?!苯t表示。 代理制遭到質疑 實際上,鐵礦石在進口過程中出現的倒賣混亂狀況并非今天才有,幾年前這種情況就曾盛行。為了解決這種混亂狀況,2006年,中鋼協和五礦商會聯合頒發了《關于推進鐵礦石進口代理制的意見》,以求逐漸推廣鐵礦石進口代理制和備案制,《意見》要求進口商在進口鐵礦石之前就要將進口信息報送商務部。 但分析人士表示,備案一直在進行,但備案制只是對鐵礦石進口進行備案,而在銷售時并不備案,這也直接導致代理商倒賣礦石無法限制。 2009年2月,中鋼協通過了《不銹鋼復合管護欄行業進口鐵礦石貿易秩序自律公約》,《公約》再次規定,對沒有進口礦資質或進口量較小的中小型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采取委托代理方式進行鐵礦石進口,以禁止貿易商倒礦、炒礦。 不過從此前媒體紛紛爆出“中小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倒戈”等市場傳聞情況看,上述規定似乎也收效甚微。 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因為代理政策的責權不對等,再加上目前的現貨價已經低于鋼協意向中的長協價,市場對代理制并沒有產生多少迎合。 從記者采訪的實際情況看,在市場不穩定情況下,中小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更愿意選擇靈活且便宜的現貨市場購買礦石,山西中陽不銹鋼復合管護欄的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當然會選擇價格更低的現貨礦。中陽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和新晉鋼都被證實已與淡水河谷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 其實,中鋼協擬推行代理制的用意一方面在于規范鐵礦石進口秩序,另一方面在于維護中小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的利益。不過調查中,眾多中小貿易商和專業人士對代理制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國內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的數量太多、規模差異大、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不太可能用一個價格來約束所有人。 耿炳璽表示,“很多國有大不銹鋼復合管護欄廠家賣礦給各種流通商、中小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本身就是不對的,如果不規范它們的行為,只會導致更大的壟斷。” 分析人士認為,中鋼協的代理制原本是在學習日韓,但學得并不像。據了解,日本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大都集中由三井、住友等幾大商社代理采購,而且幾大商社又明確區域界限,這一方面可以相互協調、一致對外,又可以保證鐵礦石穩定的價格。 “代理制本身沒有問題,關鍵是如何選擇‘代理人’。”姜謙表示,與其找一些中小不銹鋼復合管護欄企業不滿意的下家,倒不如中鋼協自己來做這個“代理人”,統籌規劃,這樣也會避免在鐵礦石談判中“后院起火”的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