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眩?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眩?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攀鋼:上下求索 銳意進取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7-7-1 2:20 Saturday
今年1至8月份,汽運公司聯運收入達1.27億元,首次超過自營收入,比自營收入多800萬元,實現汽運二次創業目標,創造了再造一個汽運公司的奇跡。近日,記者走進汽運公司,仔細探尋奇跡發生的過程……
摸清家底重組業務
今年不銹鋼復合管欄桿行業整體低迷,各用戶單位都積極降本增效,運輸費用較去年下調了近3000萬元,比去年少了兩成;受油料價格調整影響,1至8月份,油料成本上漲了120萬元;人工成本較去年上漲近10%……在這些“剪刀差效應”的影響下,想要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利潤指標,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布滿荊棘的發展道路,該公司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從制度和程序上,明確融入中心參與決策的措施,通過“摸排”的方法,深入細致地摸清公司及車隊的成本底數,測算出全年成本支出,合理編制成本費用預算指標,并將指標分解到車隊、班組和單車。該公司黨委還通過黨員大會、班組會、《汽運之聲》等形式,將指標和壓力層層傳遞到各基層單位,進一步強化各級管理人員和全體職工的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
擋在該公司面前的“攔路虎”不僅是嚴重萎縮的運輸市場、不斷攀升的油價和人工成本,還有車輛老化嚴重、運行效率低下等因素。面對這些壓力,該公司通過整合十三隊的運力資源,降低運營成本。他們通過將車隊閑置資產盤活方式,將原有的場地和41臺車輛對外對內承包,并將44名駕駛員和修理工補充到其它車隊,余下的16人成立十三隊物流中心,進一步開拓攀西市場。經過16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十三隊已經由分析市場、掌握市場、進入市場一步步走到了占領市場。如今,十三隊已經掌握了200余臺車的運力資源。
試點承包煥發激情
面對巨大的市場壓力,該公司不斷深化改革,增強職工活力。圍繞生產經營,他們建立了工效掛鉤的動態分配機制和績效考評管理體系,職工收入按貢獻大小實行最低工資保底、上不封頂的分配方式;干部的考核以業績為主,收入與職工收入掛鉤,在干部任用上實行能上能下的管理體制。
為進一步增大車隊的自主經營管理權,該公司首次在七隊提出并試點“模擬內部市場經營”的經營理念,把運輸的各個環節以市場化的運作方式進行連接,消化減利因素。通過實行“駕駛員單車承包、修理業務整體承包、管理人員的待遇與生產經營效益掛鉤”新措施,該隊不僅填補了預虧的50余萬元缺口,還額外創收75萬元。該隊駕駛員一改以前“等活干”的作風,變成“主動找活”,在工作之余主動闖市場、找客戶,創造的經濟效益平均增長50%;修理工在改善服務態度和修理質量上下功夫,用優質的服務和過硬的質量,留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管理人員通過主動調研市場、收集貨源信息的方式,為車隊開拓更多市場。
調整策略抓好聯運
為全力保障西昌鋼釩的運輸需求,汽運公司通過分析研究,提出了“聯運”的新思路,按照“西昌鋼釩項目只做主業,其它輔助項目全部社會化”的指導思想,成立了西昌運輸管理中心。
秉承“輸出管理資源、用好社會資源、服務運輸資源”的工作發展思路,西昌運輸管理中心的10名職工四處奔波,積極調查市場。經過近半年的努力,他們占領了西昌和攀枝花部分汽車運輸市場,真正地實現了利用攀西運力資源,發揮公司在人、財、物上的優勢,積極開展聯運。西昌運輸管理中心對運力補充單位進行層層篩選,針對是否具備運營資質和運輸實力等方面進行了考察,最終確定了400余臺合作車輛,有力保證了西昌鋼釩25個廠區貨運點物資運輸和3000余名職工通勤任務的完成。
“通過汽運公司全體干部職工的不懈努力,2011年聯運收入達到1.1億元,2012年1至8月份聯運收入達1.27億元,首次超過自營收入800萬元。我們創造了再造一個汽運公司的奇跡?!痹摴军h委書記李革介紹說,這是他們面對嚴峻形勢,攻堅克難,積極轉變經營模式取得的成績。下一步,該公司將不斷引入現代物流理念,加快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的步伐,做強自營,做大聯營,發展壯大多種經營,進一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摸清家底重組業務
今年不銹鋼復合管欄桿行業整體低迷,各用戶單位都積極降本增效,運輸費用較去年下調了近3000萬元,比去年少了兩成;受油料價格調整影響,1至8月份,油料成本上漲了120萬元;人工成本較去年上漲近10%……在這些“剪刀差效應”的影響下,想要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利潤指標,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布滿荊棘的發展道路,該公司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從制度和程序上,明確融入中心參與決策的措施,通過“摸排”的方法,深入細致地摸清公司及車隊的成本底數,測算出全年成本支出,合理編制成本費用預算指標,并將指標分解到車隊、班組和單車。該公司黨委還通過黨員大會、班組會、《汽運之聲》等形式,將指標和壓力層層傳遞到各基層單位,進一步強化各級管理人員和全體職工的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
擋在該公司面前的“攔路虎”不僅是嚴重萎縮的運輸市場、不斷攀升的油價和人工成本,還有車輛老化嚴重、運行效率低下等因素。面對這些壓力,該公司通過整合十三隊的運力資源,降低運營成本。他們通過將車隊閑置資產盤活方式,將原有的場地和41臺車輛對外對內承包,并將44名駕駛員和修理工補充到其它車隊,余下的16人成立十三隊物流中心,進一步開拓攀西市場。經過16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十三隊已經由分析市場、掌握市場、進入市場一步步走到了占領市場。如今,十三隊已經掌握了200余臺車的運力資源。
試點承包煥發激情
面對巨大的市場壓力,該公司不斷深化改革,增強職工活力。圍繞生產經營,他們建立了工效掛鉤的動態分配機制和績效考評管理體系,職工收入按貢獻大小實行最低工資保底、上不封頂的分配方式;干部的考核以業績為主,收入與職工收入掛鉤,在干部任用上實行能上能下的管理體制。
為進一步增大車隊的自主經營管理權,該公司首次在七隊提出并試點“模擬內部市場經營”的經營理念,把運輸的各個環節以市場化的運作方式進行連接,消化減利因素。通過實行“駕駛員單車承包、修理業務整體承包、管理人員的待遇與生產經營效益掛鉤”新措施,該隊不僅填補了預虧的50余萬元缺口,還額外創收75萬元。該隊駕駛員一改以前“等活干”的作風,變成“主動找活”,在工作之余主動闖市場、找客戶,創造的經濟效益平均增長50%;修理工在改善服務態度和修理質量上下功夫,用優質的服務和過硬的質量,留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管理人員通過主動調研市場、收集貨源信息的方式,為車隊開拓更多市場。
調整策略抓好聯運
為全力保障西昌鋼釩的運輸需求,汽運公司通過分析研究,提出了“聯運”的新思路,按照“西昌鋼釩項目只做主業,其它輔助項目全部社會化”的指導思想,成立了西昌運輸管理中心。
秉承“輸出管理資源、用好社會資源、服務運輸資源”的工作發展思路,西昌運輸管理中心的10名職工四處奔波,積極調查市場。經過近半年的努力,他們占領了西昌和攀枝花部分汽車運輸市場,真正地實現了利用攀西運力資源,發揮公司在人、財、物上的優勢,積極開展聯運。西昌運輸管理中心對運力補充單位進行層層篩選,針對是否具備運營資質和運輸實力等方面進行了考察,最終確定了400余臺合作車輛,有力保證了西昌鋼釩25個廠區貨運點物資運輸和3000余名職工通勤任務的完成。
“通過汽運公司全體干部職工的不懈努力,2011年聯運收入達到1.1億元,2012年1至8月份聯運收入達1.27億元,首次超過自營收入800萬元。我們創造了再造一個汽運公司的奇跡?!痹摴军h委書記李革介紹說,這是他們面對嚴峻形勢,攻堅克難,積極轉變經營模式取得的成績。下一步,該公司將不斷引入現代物流理念,加快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的步伐,做強自營,做大聯營,發展壯大多種經營,進一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