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飛龍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電 話:0635-8579856
    0635-8579857
手 機:13863588378
傳 真:0635-2996665
Q Q:397366996
聯系人:韓經理
財政收入高速增長 折射我國經濟過熱頑疾
作者:admin    發布于:2014-2-12 7:06 Wednesday
當前我國經濟過熱的勢頭不僅沒有減緩,反而有明顯加速的傾向,這表明政府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發揮的實際作用還不大。經濟增長最理想的狀態是,國民收入與GDP一起增長,如果財政收入遠遠高于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那么,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就在所難免

從2002年中國財政收入不足2萬億元,到2006年全年接近4萬億元,再到今年上半年突破26萬億元,短短5年間中國國家財政收入一直在高速增長。

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達到2611784億元,同比增長306%,完成預算的59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86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增收額創近幾年同期最高。

今年上半年我國財政收入達到26萬億元,可以說是繼2006年全年財政收入突破4萬億元大關后的又一個驚人數據。但有經濟學家表示,這些"喜人"的數據背后明確顯示出了目前的經濟過熱現象,如產能過剩、房價飛漲等。有統計顯示,今年7月份我國宏觀經濟景氣預警指數為1133點,與6月持平,再度逼近"趨熱"警戒線。在預警指數的10項構成指標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業生產指數處于"值得警惕的黃燈區";而財政收入則處于"明顯過熱的紅燈區"。

由于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各級政府手中可支配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國內消費和投資增長因此出現了嚴重的背離,局部地區的"圈地運動"、全行業的"大煉15CrMo合金管"、遍地開花的"汽車城"項目紛紛上演。這些行業的投資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暴露出盲目、無序和重復的現象。政府也因此開始擔心它們可能給銀行帶來的風險,并開始著手這些行業的結構調整。這說明,財政收入增長過快容易刺激投資過多,投資過多又會造成經濟過熱。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專家認為,目前在我國的稅收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增值稅。正因為如此,在現行稅制下,地方政府基于財政收入的考慮,更容易萌發投資沖動。我們不難發現,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背后,暴露出地方經濟的粗放型增長模式,政府財政成為官員追求GDP賬面增長的工具。

這樣的例子已并非罕見:某個地方政府大力擴展城市規模,周邊的土地全部征用為住房建設用地,以每畝4萬元的價格從農民手中買斷,然后以每畝80萬元左右的價格出售給房地產商。從中該地方政府賺得了巨大的差價,地方財政收入高了,地方官員的"政績"好看了。但他們完全不顧風險、效率、成本和嗷嗷待哺的教育、衛生、社保,卻將財政資源投向規模浩大的開發項目、各式各樣的"支柱產業"、桀驁不馴的壟斷企業以及民怨載道的政績工程,以財政的一路飄紅換取漂亮的GDP數字。

其實,財政收入增長過快只是表象,而造成經濟過熱的體制頑疾才是最需要擔心的。例如,自從3月18日央行開始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儲備金利率之后,到目前已連續上調了3次。然而經濟過熱現象依舊明顯。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飛速增長,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為近幾年同期最高,一些地區超越現實條件搞投資、上項目的加速擴張沖動依然難以遏制,高能耗、高污染行業更是增速發展。這表明不僅宏觀經濟調控形勢嚴峻,而且能源消耗、環境保護形勢也十分嚴峻。

因此,面對26億元的財政收入,人們擔心的是經濟過熱問題還會越來越嚴重。因為當前我國經濟過熱的勢頭不僅沒有減緩,反而有明顯加速的傾向。這表明政府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發揮的實際作用還不大,預示著政府必須出臺新政、新招防止經濟過快、過熱,必須堅決將這種勢頭遏制下來,實現經濟的軟著陸。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增長最理想的狀態是,國民收入與GDP一起增長,如果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遠遠高于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那么,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就在所難免。

  中華工商時報
技術支持 聊城百川網絡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